本文使用 AI(Cladue)辅助完成创作(拓展写作思路,提供部分观点支撑),且已根据核查要求对于输出内容进行调整。

本文更加偏向于哲学和抽象领域,欢迎进行讨论交流。


通常从客观的视角来讲,一个事或物是什么样的,便就是什么样的,它并不随着人的意志而发生变化。但实际上,由于认知、知识、见识等方面的影响,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所呈现出的事物是不同的。正因为存在这些细微层面上的差异,最终使得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归纳整理成一句话便是「你所看到的世界,无非是你内心的映射」。

然而,在信息时代,无法否认的是,每一个人都深陷在信息的茧房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认知局限。不论是在一个熟悉的领域还是完全陌生的领域,我们都有可能对某些事物产生有一个浅薄的认知进而形成观点上的偏差。如何尽可能的摆脱这种思维模式上的局限性,力争一览事物中所有的维度,是当代人们所需要的。本篇文章讲的是在更深层次下,一些表面的事物或行为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统一性,通过阐述这种思考方式从而帮助你形成一个能够深入思考的逻辑链。


如开头所言,不加以深入思考所看到的事物总只是呈现在个人视角下的表象。如果经过细致地观察分析,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当前的事物,则会发现很多事物本质上存在的联系。

在一次交谈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朋友 A 的职业经历。A 很早就接触到了计算机,他对于技术上的求知欲使他在早年立志学习技术,要去当程序员。但几年后他自言学了艺术,准备做设计相关的工作。

通常人们对于这一行为的理解是,能力跟不上主流要求了或是个人的兴趣点发生了变化。但往往会被忽略的一个维度是,A 热爱创造。早年学习计算机,是为了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程序;几年后学习设计,是为了创造出自己满意的UI。但不管是哪个选择,都存在一个统一的内在动机。这两个跨领域的决定都服务于 A 的理想目标————创造出好的产品。那么此时个人的理想便是这场转变中不变的维度。在每一个时期,他都在追随自己的理想而作出选择,这是一个不随时间跨度而改变的层次。

当主体更换为企业时,让我们去审视企业的行为。例如某互联网公司急于在AI时代抓住风口,推出了一款软件。这款软件的操作界面:元素风格不统一,边框圆角调整不到位,整体色调过于寡淡。

表面上看来无非是这款软件的风格丑一点而已,但是功能上还是蛮好用的。但推进理解深度,这个产品的设计是由这家公司审核通过的,或许也是在多个方案中选出的一个样式。那么这个产品的设计就代表着这个公司所达成的共识。由此,可以说,这家公司是没有品味的。一家没有品味、不注重细节的企业也能够说明它没有形成对产品精益求精的价值观。它只是为了去吃当下的红利,缺乏长久发展的意识。商业中最缺乏在行业洞察力方面的佼佼者,能够通过观察表面的行为发现背后存在的问题也就能够分析出企业根基层面上的一些运作理念了。

当我们去看待两个不同的观点时,也需要明确这两者间可能存在的共通性。可以知道的是,任何一个观点都与其提出者的主观视角有关。主观视角又受提出者在这个时间点所接受到的信息影响。相比于去判断哪个观点是绝对正确的,不如看看观点的提出者是出于何种思考而提出这个观点。有可能他只是基于目前接收到的信息,秉着温和交流的态度,发表了一个在了解信息更多的人看来错误的观点。这么其实不必给其贴一个xx的标签。但还存在一种可能,有人用立场代替了观点,用屁股代表了思考。即便假使他的预设立场恰好是正确的,在社交上依旧应该远离这种人。因为不一定在哪个问题上你就和他站在对立面了,并且他还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知觉方面存在差异,并不必然意味着本质的分离。只要站在更高的维度上,便可以意识到两个迥异观点也可能都服务于同一个「更基本的价值取向」。

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常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的人,不一定就是快乐的。易于显露出笑容的人,往往内心也是较为敏感和脆弱。在他们身上,所谓显露出的笑容也并不与负面情绪在同一个维度上,自然也无法通过向量相加的方式来抵消掉负面情绪,反而可能会增加他们原有的痛苦感。在工作和生活中,脸上的笑容往往会让人们忽略掉这类人的真实感受,最终容易终酿成无法挽回的结果。表面的笑容和内心的痛苦都源于同一个原因,即对个人的情绪的失去了控制。类似地,一个似乎永远平和从容的人也可能暗藏着无法宣泄的负面情绪。他力图控制自己时刻保持高度理性,却也成为了某种精神的奴隶。

外在表现不过是几何形体的不同表面,其「内核」则才是根本上的共通之处。

理性和感性的行为也存在这种统一性。理性的人强调逻辑思维,感性的人则更多依靠直觉和情绪。但无论是两者中的哪一种,都源自于个人对于内心定义完美结果的追求,他们试图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行动的准则。所以从根本上看,二者都在寻找一个能够指导自我前进的方向。

此外,一件在宏观上来看存在巨大问题的事件也许从微观角度来看这个事件中的每个主体都没有过错。

例如在房地产市场上,部分投资者会选择在热门城市购买多套房产进行投资炒作。从个体角度来看,投资者想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更丰裕的投资回报,这在商业社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大量投资者涌入时,房价就会过速上涨,这使得正常购房者越来越难以承担。投资者的商业选择可以理解,而年轻购房者合法的居住需求也更应该得到满足。甚至楼盘开发商和中介想赚钱也是合乎人性的。国家不限制房屋购买也能帮助短期经济复苏……可是,在最后呈现出的局面却是一塌糊涂。

这个例子也说明了在分析一个事件的时候,需要考量从个人动机到制度层面的多个角度。个体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对错,但协调各方利益需要更为宏观的导向和规范。


没有任何一个观点捕捉到了绝对的真理。希望通过阅读本篇文章可以给你带来一点启发。